內容面板收納
業務員,是全世界最容易被拒絕、也是最容易白手起家而致富的行業。
靠著赤手拚搏而致富,超級業務員很容易以為自己無所不能。卻沒注意到,在一張張成交單、一座座獎盃後面,藏著一個個驕傲與貪婪的陷阱。
「自我膨脹」與「驕傲」在心理學上,指「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過高。心理學巨擘、史丹佛大學心理系教授班杜拉(Albert Bandura)分析,「自我效能感」,乃指個人對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特定任務的判斷,以及在心態上是否相信自己可以完成。
自我效能感低的人,對於任務會產生心態上的退縮,導致無法完成任務;但自我效能感過高,對自己能力的評估遠超過實際能力,會造成執行失敗。
東華大學諮商與臨床心理學系助理教授王沂釗分析,「過去的成功,是一個人取得自我效能感最基本、最重要的途徑。」當遇到新的挑戰,成功者易高估自己的能力,認為自己能克服新挑戰並達到目標。
有十五年心理諮商師臨床經驗的詹杏如說,業務員的工作性質要不斷接受挑戰,從紀錄和比賽中建立自我效能感,但當自我效能感過高,「把自己放太大,忽略了環境的限制,但每次成功,其實取決於每一次自我與環境互動下的結果。」
台灣再次奪冠者,不到四分之一
換言之,面對新挑戰,應重新評估環境限制和自我能力,亦即「歸零」。如同被MDRT名列在《史上十二大最強保險業務員》一書中的梅第(Mehdi Fakharzadeh)名言:「就算是一流的業務員,每天起床也是沒有工作的狀態。」
《商業周刊》一○一九期封面故事「超級業務員回來了」,從一九八七年到二○○七年,二十年共三萬五千篇商周報導中,過濾出七十二位超級業務員,並尋獲其中六十七位。
將這六十七位量化統計後發現,這群頂尖業務員在被本刊報導後,僅十六位再次奪冠,比例不到四分之一。
為什麼持續拿冠軍這麼難?
採訪發現,躁進與驕傲,是讓超級業務員跌倒的關鍵。「在大廟門口掃地的小和尚,自以為是能普渡眾生的菩薩。」一位超級業務員感慨的說。而且,爬得越高,自我效能感越強,跌得越重。
羅森加年少得志,重摔後再攀高峰
翻開金氏紀錄,驕兵必敗的故事,歷歷在目。有的超級業務員少年得志而輕狂,重摔後修正再起;有的拿下金氏紀錄後,自立門戶快速擴張,最終以倒閉收尾。
彼得•羅森加(Peter Rosengard)屬於前者。他二十三歲成為業務員,賣過樟腦丸、嬰兒車、冰箱磁鐵,其後進入英國艾比人壽(Abbey Life)。初生之犢不畏虎,他在上班第一週就賣出十一張保單,遠超過當時業務員平均每月四張保單的成績。連載他回家的計程車司機、拖吊他車子的警察,都成為他客戶。他的名言是:「只要他會動,我就把他簽下來。」
仗恃著冒險性格,羅森加的收入節節高升,一年內就買了積架跑車,其後又買了勞斯萊斯,全身穿戴奢侈品,晚上到夜店夜夜笙歌。他認為,自己的冒險精神在事業上締造好成績,在賭場上同樣適用,於是一擲千金,二十五歲就因賭博負債數千英鎊,跌到人生的無底洞。
羅森加痛定思痛,回歸基本,重新勤跑客戶,十九年後,他因一九九○年七月簽下單筆一億美元保單而登上金氏紀錄;如今在英國第二大財務顧問公司Openwork擔任壽險業務員,是連續六年冠軍保持者。
庫薩創業失敗,最後人間蒸發
另一位金氏紀錄的超級業務員──卡門.庫薩(Carmen Koosa),原本在洛杉磯銷售日產汽車,一九八○年成為全世界累計賣出最多汽車的業務員。
庫薩在登頂之後,不願只當業務員,他成立汽車經銷商,短短五年內開了五家店,包括日產、日產頂級品牌INFINITI、豐田、美國道尼汽車經銷商和一家二手車店;為求快速擴張,拿價值五百八十萬美元的房地產抵押,借了五筆在同年到期的貸款。
但人算不如天算,五年內,先後出現美股大崩盤和波灣戰爭,美國經濟衰退且油價高漲,消費者購車意願暴跌,衝擊庫薩經銷點業績,被迫關了三家店。
根據《洛杉磯時報》(Los Angeles Times)的報導,一九九一年十月,庫薩苦撐無門,法院宣告拍賣其自家土地和房屋償抵貸款。此後,一代金氏紀錄超級業務員銷聲匿跡,媒體再也沒有他的消息了。
至於其他登上金氏紀錄的超級業務員,在一九七三年創下單年賣車最高紀錄的喬•吉拉德(Joe Girard)於一九七八年退休,現從事演講、培訓;號稱「火雞太太」的日本保險女王柴田和子,與兩個女兒繼續活躍於保險業。
但汽車超級業務員馬瑞特(Larry Merritt)和保險超級業務員瑞斯(Lorenzo F. Reyes)在登上金氏紀錄超級業務員後,至今音訊全無。
同樣登上金氏紀錄,有人因失敗而成功,有人因成功而失敗。過去的輝煌不保證未來的成就,正如同喬•吉拉德所說:「通往成功的電梯總是不管用,想要成功,就只能一步一步往上爬。」
延伸閱讀:登上金氏紀錄後,現況大不同
喬•吉拉德
業別:汽車
登錄原因:1973年零售賣出1,425輛車
現況:已退休,從事演講、激勵活動
柴田和子
業別:保險
登錄原因:1989、1994年,以日本第一的保險業務人員登上紀錄
目前位置首頁 職場力 職場修練 金氏紀錄得主 也會大敗 [公告]5/15~5/26商業周刊叢書與商周特刊暫停出貨
職場力Career推薦
【時報遊學】暑假國外遊學團 現在報名省3000
業務員的成功魔咒
金氏紀錄得主 也會大敗1回應 撰文者單小懿、鄭凱達 商業周刊 第1177期 瀏覽數:15000+2010-06-09 +A -A 收藏
列印
轉寄
現況:持續活躍於日本保險界
彼得•羅森加
業別:保險
登錄原因:1990年7月,簽下單張1億美元的壽險保單創紀錄
現況:持續活躍於英國保險界
卡門•庫薩
業別:汽車
登錄原因:1980年售出3,892輛車
現況:創業後擴張太快,負債、房地產被拍賣,現無消息
賴瑞•馬瑞特
業別:汽車
登錄原因:1990年3月,以一對一方式累計售出13,407輛車登上紀錄
現況:現無消息
羅倫佐•瑞斯
業別:保險
登錄原因:1982年售出4,400萬美元的壽險保單,創當時最高保額
現況:現無消息
資料來源:《金氏世界紀錄》、各媒體 整理:鄭凱達
靠著赤手拚搏而致富,超級業務員很容易以為自己無所不能。卻沒注意到,在一張張成交單、一座座獎盃後面,藏著一個個驕傲與貪婪的陷阱。
「自我膨脹」與「驕傲」在心理學上,指「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過高。心理學巨擘、史丹佛大學心理系教授班杜拉(Albert Bandura)分析,「自我效能感」,乃指個人對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特定任務的判斷,以及在心態上是否相信自己可以完成。
自我效能感低的人,對於任務會產生心態上的退縮,導致無法完成任務;但自我效能感過高,對自己能力的評估遠超過實際能力,會造成執行失敗。
東華大學諮商與臨床心理學系助理教授王沂釗分析,「過去的成功,是一個人取得自我效能感最基本、最重要的途徑。」當遇到新的挑戰,成功者易高估自己的能力,認為自己能克服新挑戰並達到目標。
有十五年心理諮商師臨床經驗的詹杏如說,業務員的工作性質要不斷接受挑戰,從紀錄和比賽中建立自我效能感,但當自我效能感過高,「把自己放太大,忽略了環境的限制,但每次成功,其實取決於每一次自我與環境互動下的結果。」
台灣再次奪冠者,不到四分之一
換言之,面對新挑戰,應重新評估環境限制和自我能力,亦即「歸零」。如同被MDRT名列在《史上十二大最強保險業務員》一書中的梅第(Mehdi Fakharzadeh)名言:「就算是一流的業務員,每天起床也是沒有工作的狀態。」
《商業周刊》一○一九期封面故事「超級業務員回來了」,從一九八七年到二○○七年,二十年共三萬五千篇商周報導中,過濾出七十二位超級業務員,並尋獲其中六十七位。
將這六十七位量化統計後發現,這群頂尖業務員在被本刊報導後,僅十六位再次奪冠,比例不到四分之一。
為什麼持續拿冠軍這麼難?
採訪發現,躁進與驕傲,是讓超級業務員跌倒的關鍵。「在大廟門口掃地的小和尚,自以為是能普渡眾生的菩薩。」一位超級業務員感慨的說。而且,爬得越高,自我效能感越強,跌得越重。
羅森加年少得志,重摔後再攀高峰
翻開金氏紀錄,驕兵必敗的故事,歷歷在目。有的超級業務員少年得志而輕狂,重摔後修正再起;有的拿下金氏紀錄後,自立門戶快速擴張,最終以倒閉收尾。
彼得•羅森加(Peter Rosengard)屬於前者。他二十三歲成為業務員,賣過樟腦丸、嬰兒車、冰箱磁鐵,其後進入英國艾比人壽(Abbey Life)。初生之犢不畏虎,他在上班第一週就賣出十一張保單,遠超過當時業務員平均每月四張保單的成績。連載他回家的計程車司機、拖吊他車子的警察,都成為他客戶。他的名言是:「只要他會動,我就把他簽下來。」
仗恃著冒險性格,羅森加的收入節節高升,一年內就買了積架跑車,其後又買了勞斯萊斯,全身穿戴奢侈品,晚上到夜店夜夜笙歌。他認為,自己的冒險精神在事業上締造好成績,在賭場上同樣適用,於是一擲千金,二十五歲就因賭博負債數千英鎊,跌到人生的無底洞。
羅森加痛定思痛,回歸基本,重新勤跑客戶,十九年後,他因一九九○年七月簽下單筆一億美元保單而登上金氏紀錄;如今在英國第二大財務顧問公司Openwork擔任壽險業務員,是連續六年冠軍保持者。
庫薩創業失敗,最後人間蒸發
另一位金氏紀錄的超級業務員──卡門.庫薩(Carmen Koosa),原本在洛杉磯銷售日產汽車,一九八○年成為全世界累計賣出最多汽車的業務員。
庫薩在登頂之後,不願只當業務員,他成立汽車經銷商,短短五年內開了五家店,包括日產、日產頂級品牌INFINITI、豐田、美國道尼汽車經銷商和一家二手車店;為求快速擴張,拿價值五百八十萬美元的房地產抵押,借了五筆在同年到期的貸款。
但人算不如天算,五年內,先後出現美股大崩盤和波灣戰爭,美國經濟衰退且油價高漲,消費者購車意願暴跌,衝擊庫薩經銷點業績,被迫關了三家店。
根據《洛杉磯時報》(Los Angeles Times)的報導,一九九一年十月,庫薩苦撐無門,法院宣告拍賣其自家土地和房屋償抵貸款。此後,一代金氏紀錄超級業務員銷聲匿跡,媒體再也沒有他的消息了。
至於其他登上金氏紀錄的超級業務員,在一九七三年創下單年賣車最高紀錄的喬•吉拉德(Joe Girard)於一九七八年退休,現從事演講、培訓;號稱「火雞太太」的日本保險女王柴田和子,與兩個女兒繼續活躍於保險業。
但汽車超級業務員馬瑞特(Larry Merritt)和保險超級業務員瑞斯(Lorenzo F. Reyes)在登上金氏紀錄超級業務員後,至今音訊全無。
同樣登上金氏紀錄,有人因失敗而成功,有人因成功而失敗。過去的輝煌不保證未來的成就,正如同喬•吉拉德所說:「通往成功的電梯總是不管用,想要成功,就只能一步一步往上爬。」
延伸閱讀:登上金氏紀錄後,現況大不同
喬•吉拉德
業別:汽車
登錄原因:1973年零售賣出1,425輛車
現況:已退休,從事演講、激勵活動
柴田和子
業別:保險
登錄原因:1989、1994年,以日本第一的保險業務人員登上紀錄
目前位置首頁 職場力 職場修練 金氏紀錄得主 也會大敗 [公告]5/15~5/26商業周刊叢書與商周特刊暫停出貨
職場力Career推薦
【時報遊學】暑假國外遊學團 現在報名省3000
業務員的成功魔咒
金氏紀錄得主 也會大敗1回應 撰文者單小懿、鄭凱達 商業周刊 第1177期 瀏覽數:15000+2010-06-09 +A -A 收藏
列印
轉寄
現況:持續活躍於日本保險界
彼得•羅森加
業別:保險
登錄原因:1990年7月,簽下單張1億美元的壽險保單創紀錄
現況:持續活躍於英國保險界
卡門•庫薩
業別:汽車
登錄原因:1980年售出3,892輛車
現況:創業後擴張太快,負債、房地產被拍賣,現無消息
賴瑞•馬瑞特
業別:汽車
登錄原因:1990年3月,以一對一方式累計售出13,407輛車登上紀錄
現況:現無消息
羅倫佐•瑞斯
業別:保險
登錄原因:1982年售出4,400萬美元的壽險保單,創當時最高保額
現況:現無消息
資料來源:《金氏世界紀錄》、各媒體 整理:鄭凱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