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 年 5 月 >>
    123
45678910
11121314151617
18192021222324
25262728293031
回首頁 | 到今日 | 到本月

文章分類

最新文章

大腸癌患年輕化 預防首重低鹽高纖                          

2012/11/28 上午 10:06:00發表      點閱: 1232    推荐 :439                          


 

內容面板收納
作者: 華人健康網 記者黃子倫/台北報導 | 華人健康網 – 2012年11月27日 下午12:26
相關內容
放大顯示
隨著大腸癌發病年齡年輕化,多吃低鹽高纖的青菜蔬果、定期接受腸 …
據衛生署統計,大腸癌已竄升至十大癌症死因第3名,每年新增個案超過1萬人,雖好發於50歲以上,但近年有明顯下降趨勢。大林慈濟醫院今年便篩檢出5例30多歲的大腸癌患者。醫師指出,隨著國人飲食西化、外食族群陡升是主因。建議民眾日常飲食首重低鹽高纖,定期接受糞便潛血檢查,是預防不二法門。

▲ 隨著大腸癌發病年齡年輕化,多吃低鹽高纖的青菜蔬果、定期接受腸癌篩檢,是預防大腸癌上身的不二法門。


大林慈濟醫院家醫科醫師林英龍表示,今年經由大腸鏡檢查和息肉切除術後篩檢出2女、1男分別罹患0.7-1.2公分大的零期大腸原位腺癌,年紀分別為34-37歲不等。另外,有2位同為38歲的女性篩檢出有0.3公分大,已進入前癌狀態的大腸腺瘤。可見大腸癌不僅威脅國人健康,罹患年齡層也明顯下降。
其實,國人觀念常認為40歲以上才需要做健康檢查,但統計12000位接受健檢者資料發現,47%的初次受檢者患有大腸息肉,其中2分之1是將來可能會轉變成大腸腺癌的大腸腺瘤型息肉與腫瘤。再進一步分析患有腺瘤者中,20-40歲的年輕族群就佔了11%、41-50歲的人佔23%、51-60佔27%,以及61-70歲則佔30%。
林英龍醫師指出,大腸癌屬於較明確可防治的疾病,形成過程大都是經由腺瘤、管狀絨毛狀腺瘤,然後是輕、中、高度細胞異常生長,便造成大腸癌。如果能在腺瘤階段就鋏除,或是經由大腸鏡息肉切除術,通常能較明確防止轉變成大腸腺癌。建議國人要多加警惕注意健康,20歲以上的民眾可考慮定期接受全身健檢,以免錯失早期發現病兆的機會。
在大腸癌的預防上,除了遺傳基因和體質外,林英龍醫師建議,平常應避免吃油炸、燒烤焦黑的肉品食物,而像含硝酸的發色劑、防腐劑、人工甘味料、人工香料、染髮劑以及抽菸等都可能致癌。民眾應定期多運動,避免烤肉、常吃不經2次加工的素食,多吃新鮮蔬果、低鹽高纖等清淡食物來維護健康。
  推荐分享 推薦本文到Twitter推特去! 推薦本文到Plurk噗浪去! 推荐本文到 facebook臉書   
 

我要評論

標題
暱稱
郵件
內容
* 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