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 年 5 月 >>
    123
45678910
11121314151617
18192021222324
25262728293031
回首頁 | 到今日 | 到本月

文章分類

最新文章

公寓大廈帳務處理概況說明                          

2017/10/16 下午 08:34:38發表      點閱: 959    推荐 :419                          


 

內容面板收納

一、帳簿設置規定:
依公寓大樓管理條例施行細則 第10條( 94/11/16 )
1.          會計帳簿,指日記帳及總分類帳。
2.          財務報表,指公共基金之現金收支表及管理維護費之現金收支表及財產目 錄、費用及應收未收款明細。

二、會計處理建議以現金基礎
l          以現金收、支為記帳基礎,再另外編製一些說明收、支項目的輔助報表資訊(包括實際收入與總坪數應有收入之調節表、欠繳及預繳明細等)讓住戶可以核對及了解。
l          現金為記帳基礎,現金收入(銀行存款增加)、支付(銀行存款減少)之相對科目,不可用應收、預收或應付、預付科目;而是直接用XX收入及XX支出科目入帳,表達在收支表。
l          例如:住戶預繳下月管理費,分錄是:
借:現金,
貸:管理費收入(不用預收管理費收入)
l          月底未收管理費僅要編表管理,併同收支表一同公告,免估列應收管理費入帳;遲交管理費,於收到月份直接入管理費收入科目。
l          保證金之收入(借:現金;貸:存入保證金)及返還(借:存入保證金;貸:現金)情況,本質並非管理費,建議加在管理費收支表結餘下方,以得出該期淨現金變化,讓銀行存款收支完整呈現,且餘額可以相勾稽。實務上,也常見有以保證金收入及保證金支出,直接放在收入及支出項下表達。

三、支票之使用
l          建議原則上收、付均不使用支票,帳務較簡單。
l          支票本質是支付工具,不是信用工具,所以若使用支票應為現金票。
l          應繳管理費以現金為原則。不得已時,至少應要求以住戶為發票人之即期支票(現金票)為限,否則會增加帳務處理複雜度。
l          預繳管理費之支票,變通之簡化方法:可考慮將支票視同現金入帳,然後在現金明細表中列明內含未到期票據明細金額,並仔細說明性質、發票人及到期日。
l          習慣用支票付款,也可請銀行協助開立抬頭禁背之銀行本票付款。

四、會計帳處理程序
l          依據原始交易憑證(發票或收據等足以證明交易事實文件)編製傳票。
l          傳票依規定的程序,經適當審查核准後,登入日記帳
l          將日計帳分錄,依借、貸會計科目之金額及內容分別抄寫到總分類帳(此程序俗稱:過帳)。
l          結總分類帳個科目餘額,編製財務報表。

五、會計借、貸觀念說明
l          現在通行之會計稱為複式簿記,每筆交易均以借、貸兩科目來紀錄與表達在報表上,且一定是借、貸平衡(金額相等)。
l          會計分錄最重要基本觀念就是左借、右貸。所以,要暸解會計分錄,首先要能分辨會計科目屬性,區分其為借方性質或貸方性質。若有一項交易使某一借方性質科目金額增加,分錄就是借:該科目;反之,若是使該借方性質科目金額減少,分錄就會是貸:該科目。
l          大家常見的資產負債表,將一個公司的資產內容表達在報表左邊(借方),資產所有者(債權人及股東)表達在報表右邊(貸方)。借貸平衡,所以資產負債表,亦稱「平衡表」。
l          請參考次頁附表-台北股份有司限公司的資產負債表
既然一個公司的資產內容表達在報表左邊(借方),資產所有者(債權人及股東)表達在報表右邊(貸方)。意即資產(財產)是借方性質科目,債權人及股東權益是貸方性質科目。
l          而損益性質的科目,營業收入是會增加股東權益的,所以是貸方性質科目。一般常見交易分錄就是借:現金(或應收帳款,資產增加),貸:銷貨收入(股東權益增加)
l          營業成本及費用會減少股東權益的,所以是藉方性質科目。一般常見交易分錄就是借:××費用,貸:現金
l          要讓借方性質增加就用借,讓借方性質減少就用貸。如果你能了解:借讓借方性質科目增加,讓貸方性質科目減少;貸讓貸方性質科目增加,讓借方性質科目減少,大概就入門了。歸納會計課目的分類及性質如下:
1.          資產科目:借方性質
2.          負債科目:貸方性質
3.          股東權益:貸方性質
4.          收入科目:貸方性質
5.          成本及費用:借方性質

l          例如:若一筆交易讓現金增加,就要借:現金(現金資產增加);同時也要有一相對貸方科目,說明現金增加之來源及性質,借貸才能平衡
1.          若現金增加是來自應收帳款收回,就貸:應收帳款(應收帳款資產減少),事實上只有資產轉換而已
2.          若現金增加是向銀行借來的,就貸:銀行借款(銀行借款增加),借貸平衡,左右還是平衡
3.          若現金增加是銷貨收入產生的,就貸:銷貨收入(銷貨收入增加),收入會經過損益表結算轉為盈餘,讓累積盈餘(貸方科目)增加借貸平衡,左右還是平衡
l          例如:若一筆交易讓現金減少,就要貸:現金(現金資產減少);同時也要有一相對借方科目,說明現金減少之去向及性質,借貸才能平衡
1.          若是買固定資產,就借:固定資產,讓固定資產資產餘額增加
2.          若是還銀行借款,就借:銀行借款,讓銀行借款負債餘額減少
3.          若是支付薪資費用,就借:薪資費用,讓薪資費用餘額增加(會再透過損益表顯示損失,讓累積盈餘減少)

  推荐分享 推薦本文到Twitter推特去! 推薦本文到Plurk噗浪去! 推荐本文到 facebook臉書   
 

我要評論

標題
暱稱
郵件
內容
* 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