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 年 5 月 >>
    123
45678910
11121314151617
18192021222324
25262728293031
回首頁 | 到今日 | 到本月

文章分類

最新文章

一場大火,燒出香港社會住宅                          

2015/12/4 上午 10:15:00發表      點閱: 817    推荐 :290                          


 

內容面板收納
作者世界公民島 | 社會觀察 – 2015年12月3日 下午3:46

文/潔西卡露露 旅居香港的自由撰稿人

全球房價最難負擔國的生存之道
香港土地寸土寸金,地狹 人稠。在這樣擁擠的城市裡,擁有一個安樂窩似乎是這一代香港人最大的想望。而根據美國研究機構Demographia公司以房價與收入比例為基準,所統計 的2014年度《國際住屋負擔能力調查》,香港連續五年位居全球房價最難負擔地區,平均房價是家庭收入中位數的17倍,也就是說,即需連續17年不吃不喝才能完成購屋的夢想。

在這樣的條件下,理因住宅問題應難以解決,但香港卻又是世界上公認的住房問題解決得比較好的地區之一。私人開發建築與政府資助房屋各半,互為補充。公營房屋制度在半個世紀以來也穩定、公平運行,為全港總人口的1/3、約210萬的低收入人口提供住房保障,幫助總人口的1/6、約110萬人實現了居者有其屋,被其他城市和地區視為住宅問題解決值得借鑒的範本。

香港的社會住宅並不是針對青年給予的租屋優惠。香港公屋的興建契機,是源於1953年的石硤尾大火,造成五萬多名災民無家可歸。英國殖民政府有鑑於此,遂在隔年興建臨時徒置區,同時成立香港屋宇建設委員會 (即香港房屋委員會的前身)統籌興建廉租屋村。香港現今有超過74萬個公屋出租單位,約有29%的人口(約兩百萬)居住於政府興建的公屋。根據香港房委會的資料,公屋平均租金為1700港/月(約6800台幣),平均住戶人數為2.8人。一般而言,家中有年長者或是家庭人口數較多者較容易候補到公屋,現今候補期間約為3年。非長者的單身族群不在此限,現已有候補年限超過十年者。

拜託,讓我候補到公屋吧!
(位於香港天水圍的公屋天逸邨,圖片來源:WiNG)
(位於香港天水圍的公屋天逸邨,圖片來源:WiNG)
早期公屋的是政府給港人的優惠。藉由提供租金低廉的住宅,協助收入較低的家庭將來自力購屋。且公屋的周邊設施如市場、公園與學校,甚至交通路線經過政府完善 規劃。對準備存錢置產的家庭來說,公屋優越的環境條件的確有其吸引力。97回歸以後,大批來自中國的新移民移入香港,公屋租金的低廉自然也是他們考量的住所之一。

由於新移民通常處於弱勢社經地位或是家庭人口數量較多,往往能夠進入優先的候補順位。就現今在香港能夠申請到公屋居住的人,除年長者以外,多以新移民的低收入戶家庭為主。對香港人來說,如果能夠候補到公屋,免去遭受日漸飛騰的租金所苦,就是貨真價實的幸運兒了。
  推荐分享 推薦本文到Twitter推特去! 推薦本文到Plurk噗浪去! 推荐本文到 facebook臉書   
 

我要評論

標題
暱稱
郵件
內容
* 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