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面板收納
作者【記者萬博超/台北報導】 | 台灣新生報 – 2014年9月26日 上午12:00
一名五十多歲男子平時需久坐畫工程圖及搬重物,經常肩膀痠痛,曾按摩推拿無法改善,有一次發現開車時右手無法舉起碰觸空調開關,驚覺不對勁就醫,發現三處神經已被壓扁,醫師評估需手術減壓。
收治患者忠孝院區神經外科主任林牧熹指出,患者初期只是感到脖子很緊,因此一直不以為意。直到有一天突然右上肢無力且不聽使喚,某些動作無法執行,才驚覺不對勁。由於患者在中國大陸工作,於是就近於當地求診,但病情依舊無法改善,於是前往該院區求診。家庭醫學科醫師轉介至神經外科門診,由於核磁共振發現三處神經,由於脊椎退化,遭嚴重壓迫,加上症狀明顯,保守治療無法改善,逾是施以頸椎手術,病況才完全解除。
醫師經磁振造影檢查發現,患者椎間盤(俗稱骨刺)又厚又重,嚴重壓迫頸椎神經,才會導致右上肢無力。經過健保署醫材事前審查程序通過之後,經醫師施以頸椎前位開刀減壓手術,以及置放椎體支撐架與加入脊椎固定骨板後,右上肢活動不再受限,症狀完全解除,目前已順利出院。
林牧熹醫師指出,約兩成脊椎退化或俗稱骨刺的患者必須手術,其餘可藉復健、藥物治療大幅改善不適,一般來說會先以非外科的保守治療為主,無法改善則考慮手術。
一名五十多歲男子平時需久坐畫工程圖及搬重物,經常肩膀痠痛,曾按摩推拿無法改善,有一次發現開車時右手無法舉起碰觸空調開關,驚覺不對勁就醫,發現三處神經已被壓扁,醫師評估需手術減壓。
收治患者忠孝院區神經外科主任林牧熹指出,患者初期只是感到脖子很緊,因此一直不以為意。直到有一天突然右上肢無力且不聽使喚,某些動作無法執行,才驚覺不對勁。由於患者在中國大陸工作,於是就近於當地求診,但病情依舊無法改善,於是前往該院區求診。家庭醫學科醫師轉介至神經外科門診,由於核磁共振發現三處神經,由於脊椎退化,遭嚴重壓迫,加上症狀明顯,保守治療無法改善,逾是施以頸椎手術,病況才完全解除。
醫師經磁振造影檢查發現,患者椎間盤(俗稱骨刺)又厚又重,嚴重壓迫頸椎神經,才會導致右上肢無力。經過健保署醫材事前審查程序通過之後,經醫師施以頸椎前位開刀減壓手術,以及置放椎體支撐架與加入脊椎固定骨板後,右上肢活動不再受限,症狀完全解除,目前已順利出院。
林牧熹醫師指出,約兩成脊椎退化或俗稱骨刺的患者必須手術,其餘可藉復健、藥物治療大幅改善不適,一般來說會先以非外科的保守治療為主,無法改善則考慮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