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 年 5 月 >>
    123
45678910
11121314151617
18192021222324
25262728293031
回首頁 | 到今日 | 到本月

文章分類

最新文章

鄭貞茂:粗暴打房 逼資金外逃                          

2014/4/24 下午 03:09:00發表      點閱: 474    推荐 :313                          


 

內容面板收納
作者: 陳宥臻、唐玉麟╱台北報導 | 中時電子報 – 2014年4月24日 上午

內政部營建署日前公布台北市房價所得比為15.01倍,想在台北市買房,要不吃不喝15年;新北市房價所得比也達12.67倍。圖為民眾登象山,欣賞城市景觀。(本報資料照片)看相片
內政部營建署日前公布台北市房價所得比為15.01倍,想在台北 …
中國時報【陳宥臻、唐玉麟╱台北報導】
政府祭「囤房條款」打房,甚至希望透過打房將資金引入股市,新制尚未出門,便被學界看衰。德明財經科技大學副教授花敬群指出,除非房屋能實價課稅,才能真的正中要害。金融研訓院長鄭貞茂強調,政府管控房地產做法要謹慎一點,避免重蹈證所稅事件覆轍,屆時房市資金不是跑到股市,而是跑到國外。
研究房市多年的花敬群說,將非自用宅房屋稅稅率從1.2%提高到3.6%,但稅基仍低,即房屋評定現值仍低於實際價格,根本課不了太多稅。
例如,仁愛路「宏盛帝寶」豪宅實價成交每戶都破億元,財政部去年公布的評定現值1戶只有700萬元。
淡江大學產業經濟系副教授莊孟翰也表示,政府調高房屋稅率效果不大。以台北市為例,房屋稅與地價稅的課稅比例大約是3:7,房屋稅率占比不高,所以即使稅率提高,對房價影響也不會太大,很明顯是雷聲大、雨點小的做法。
住商不動產企研室主任徐佳馨表示,囤屋條款最大的問題是,蛋白區可能因此釋出房屋,增加供給量,但精華區可能將此成本加在房價上,形成更大的居住不正義。
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分析,房屋稅分為住家用、營業用和非住非營,囤屋條款是從住家用中區分出來。
曾敬德說,據台北市稅捐機關資料顯示,北市符合住家用定義的戶數共約78萬戶,1年所繳的房屋稅約新台幣38.5億元,稅率為1.2%。以平均水準換算,住家用的住宅平均每戶每年所繳房屋稅約4929元,不到5000元;推算調高非自用宅房屋稅若適用最高稅率,約達1萬5000元。而豪宅林立的信義區,平均房屋稅近4萬元,非自用住宅房屋稅調高稅率3倍,等於房屋稅將漲為12萬元。
  推荐分享 推薦本文到Twitter推特去! 推薦本文到Plurk噗浪去! 推荐本文到 facebook臉書   
 

我要評論

標題
暱稱
郵件
內容
* 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