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 年 5 月 >>
    123
45678910
11121314151617
18192021222324
25262728293031
回首頁 | 到今日 | 到本月

文章分類

最新文章

紫外線、紫藍光增黃斑部病變 長期接觸須保護                          

2014/4/24 下午 02:53:00發表      點閱: 403    推荐 :216                          


 

內容面板收納
作者: 【記者蔡清欽/台南報導】 | 台灣新生報 – 2014年4月24日 上午12:00
炎炎夏日來臨,戶外活動,若是沒有做好眼睛的保護,陽光中紫外線與高能的紫藍光,可能造成睛的傷害。加上3C產品的普及,民眾工作時間就長時間盯著電腦螢幕;午休或下班後也幾乎是智慧型手機、平板機不離身。奇美眼科主治醫師柳景豐弟指出,這些習慣,將增加發生黃斑部病變的機會。
柳醫師表示,陽光的光線可以區分為可見光與不可見光,平常聽到的紫外線、紅外線是屬於不可見光,可見光的部分可分為紅、橙、黃、綠、藍、靛、紫光,這些光線進入眼睛之後,會經由黃斑部的感光細胞接收之後,轉換成訊號傳遞到大腦,形成影像與顏色,造就視覺功能。
陽光中的紫外線,其能量較所有可見光都來的強,進入眼睛時,容易被眼角膜和水晶體阻擋、吸收,長時間接受紫外線會提早水晶體的老化、混濁,造成白內障的形成。紫光、藍光則是可見光中能量較強的,可以穿透眼角膜與水晶體,到達眼睛負責感光的黃斑部,長時間接收,若沒有做好防護,會造成黃斑部病變的發生。
醫師提供全方位的眼睛防護建議,長時間又需要一直盯著電腦螢幕的工作者,可以適合的「濾紫光、藍光螢幕保護」的螢幕,及使用「抗藍光護眼軟體」,來保護眼睛。長時間使用智慧型手機、平板時,亦可選擇適合的「濾紫光、抗藍光螢幕保護貼」,減少低頭族受到3C產品發出紫光、藍光的潛在傷害。
柳醫師強調,眼睛發生異狀時,如中心視力模糊、影像扭曲、中心視野缺損、等症狀時,必需找眼科醫師作進一步檢查,以確定是否發生黃斑部病變,避免延誤治療時機。
  推荐分享 推薦本文到Twitter推特去! 推薦本文到Plurk噗浪去! 推荐本文到 facebook臉書   
 

我要評論

標題
暱稱
郵件
內容
* 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