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面板收納
作者: 黃菁菁 | 中時電子報 – 2013年9月15日 上午5:30
中國時報【黃菁菁】
日媒報導,日本三重大學醫學系的研究小組與美國德州的貝勒醫療中心(Baylor Medical Center)共同研究指出,透過血液檢查即可驗出是否罹患大腸癌或大腸直腸內息肉,且此檢查法判斷大腸癌的準確度高達9成以上。
以三重大學教授楠正人為首的研究小組指出,檢查大腸癌時會調查混在糞便中的血液,即所謂的「大便潛血檢查」,但此檢查的精確度低。
該研究小組發現,血液中含的遺傳物質當中,大腸癌組織會分泌許多「微核糖核酸(miRNA-21)」,故針對近300人的健康者、大腸癌、大腸直腸息肉患者分別進行血液調查,分析他們血液中含微核糖核酸的量,結果發現,罹癌者的miRNA-21約是健康者的五倍,大腸直腸息肉患者約是健康者的2、3倍。
分析數據顯示,由血液檢查判斷是否為大腸癌的準確率達92%以上,是否為大腸直腸息肉的準確率超過82%。這項研究成果已發表在美國6月的「國家癌症研究所期刊」(Journal of the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貝勒醫療中心擬實際運用此研究結果。三重大學則表示,若能確立此檢查法,將有更多大腸癌患者可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中國時報【黃菁菁】
日媒報導,日本三重大學醫學系的研究小組與美國德州的貝勒醫療中心(Baylor Medical Center)共同研究指出,透過血液檢查即可驗出是否罹患大腸癌或大腸直腸內息肉,且此檢查法判斷大腸癌的準確度高達9成以上。
以三重大學教授楠正人為首的研究小組指出,檢查大腸癌時會調查混在糞便中的血液,即所謂的「大便潛血檢查」,但此檢查的精確度低。
該研究小組發現,血液中含的遺傳物質當中,大腸癌組織會分泌許多「微核糖核酸(miRNA-21)」,故針對近300人的健康者、大腸癌、大腸直腸息肉患者分別進行血液調查,分析他們血液中含微核糖核酸的量,結果發現,罹癌者的miRNA-21約是健康者的五倍,大腸直腸息肉患者約是健康者的2、3倍。
分析數據顯示,由血液檢查判斷是否為大腸癌的準確率達92%以上,是否為大腸直腸息肉的準確率超過82%。這項研究成果已發表在美國6月的「國家癌症研究所期刊」(Journal of the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貝勒醫療中心擬實際運用此研究結果。三重大學則表示,若能確立此檢查法,將有更多大腸癌患者可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