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面板收納
自從921大地震以來,預售建案以抗震規劃做賣點訴求一直不斷,建商建案打出「抗震」、「制震」、「雙制震」為建築特色的情形,也就更加普遍。
而民眾對建築物防震抗震的重視,確實是以921大地震為分水嶺,
921之前:採鋼筋混凝土( RC)結構、構造建築較多。
《鋼筋混凝土( RC)造的房子剛性較大,搖晃的位移量小,因為RC是較為硬脆的結構材性質,變形大RC就會脆裂,所以需以更大的剛性硬碰硬來吸收地震能量,牆壁(剪力牆、隔間牆都重要)在RC構造就變得很重要,因為可使建築物的剛硬度(剛性、勁度)增大。》
921之後:因考慮耐震性能,採用鋼骨鋼筋混凝土(SRC)、結構物之建築比率則大為提昇。
註:
鋼骨(SC):由鋼骨造的房子則韌性較佳,搖晃的位移量大,它的特性是靠搖晃較大幅度來抵銷地震水平利的能量,但是助教高樓層的會因為搖晃大而不太舒服,因為搖晃變形大所以牆壁也容易裂但主結構可保沒事。
鋼骨鋼筋混凝土(SRC):就是在鋼骨外層再另外配鋼筋並灌漿同時作保護層,好處是具有鋼骨構造及RC構造的優點,柱子強度高則柱斷面減小可使整個建築重量變輕,因而其受地震力的影響也因此變小,而RC構造特性則減少純鋼骨建築受側向力時變形過大問題,純鋼骨的高層建築地震來時搖晃程度可比RC構造利害的多。
三者差異:
1.剛性:鋼筋混凝土(RC) 〉鋼骨鋼筋混凝土(SRC) 〉鋼骨(SC)
2.韌性:鋼骨(SC) 〉鋼骨鋼筋混凝土(SRC) 〉鋼筋混凝土(RC)
此外,921大地震後,政府即修改新建築物的抗震法規標準,建築結構抗震係數從過去的0.18g提高到0.23g,民間業者也開始引進日本最先進的免震建築工法。
目前全世界所謂的抗震建築基本上分為兩大工法,也就是制震工法與隔震工法,因為兩者都可達到降低地震衝擊力道的作用,因此有人又稱這兩種工法為減震工法,在日本隔震工法又稱為免震工法。就抗震及減震效果而言,實務上以隔震工法最好。
備註 : ( 制震和隔震 )有何差異性 ?
現代的結構防震技術分成「制震」與「隔震」,
簡單來說,也可稱為「減震」與「免震」。
一、制震(主動式)
其基本原理,則是類似汽車的避震器,在建築物適當位置的樑、柱之間加裝『制震元件』,一般稱為『阻尼器』或是『消能元件』。當地震發生造成建築物搖晃時,就可藉由阻尼器產生變形,進而吸收能量,以減少結構搖晃幅度以及震動時間,這樣可以保護主結構體不受破壞,讓居住者住得更安心。
二、隔震(被動式)
基礎的隔震系統,是利用設置一介於結構基座及基礎之間的隔震層(如橡皮、滾珠),來阻隔或吸收將近九成以上的地震能量,如此一來,便可以直接避免因為過大震動所造成的建物損壞狀況。
兩者差異在於制震為加裝制震元件採主動式消能機構,隔震為設置一介於結構基座及基礎之間的隔震層採被動式消能機構。
而民眾對建築物防震抗震的重視,確實是以921大地震為分水嶺,
921之前:採鋼筋混凝土( RC)結構、構造建築較多。
《鋼筋混凝土( RC)造的房子剛性較大,搖晃的位移量小,因為RC是較為硬脆的結構材性質,變形大RC就會脆裂,所以需以更大的剛性硬碰硬來吸收地震能量,牆壁(剪力牆、隔間牆都重要)在RC構造就變得很重要,因為可使建築物的剛硬度(剛性、勁度)增大。》
921之後:因考慮耐震性能,採用鋼骨鋼筋混凝土(SRC)、結構物之建築比率則大為提昇。
註:
鋼骨(SC):由鋼骨造的房子則韌性較佳,搖晃的位移量大,它的特性是靠搖晃較大幅度來抵銷地震水平利的能量,但是助教高樓層的會因為搖晃大而不太舒服,因為搖晃變形大所以牆壁也容易裂但主結構可保沒事。
鋼骨鋼筋混凝土(SRC):就是在鋼骨外層再另外配鋼筋並灌漿同時作保護層,好處是具有鋼骨構造及RC構造的優點,柱子強度高則柱斷面減小可使整個建築重量變輕,因而其受地震力的影響也因此變小,而RC構造特性則減少純鋼骨建築受側向力時變形過大問題,純鋼骨的高層建築地震來時搖晃程度可比RC構造利害的多。
三者差異:
1.剛性:鋼筋混凝土(RC) 〉鋼骨鋼筋混凝土(SRC) 〉鋼骨(SC)
2.韌性:鋼骨(SC) 〉鋼骨鋼筋混凝土(SRC) 〉鋼筋混凝土(RC)
此外,921大地震後,政府即修改新建築物的抗震法規標準,建築結構抗震係數從過去的0.18g提高到0.23g,民間業者也開始引進日本最先進的免震建築工法。
目前全世界所謂的抗震建築基本上分為兩大工法,也就是制震工法與隔震工法,因為兩者都可達到降低地震衝擊力道的作用,因此有人又稱這兩種工法為減震工法,在日本隔震工法又稱為免震工法。就抗震及減震效果而言,實務上以隔震工法最好。
備註 : ( 制震和隔震 )有何差異性 ?
現代的結構防震技術分成「制震」與「隔震」,
簡單來說,也可稱為「減震」與「免震」。
一、制震(主動式)
其基本原理,則是類似汽車的避震器,在建築物適當位置的樑、柱之間加裝『制震元件』,一般稱為『阻尼器』或是『消能元件』。當地震發生造成建築物搖晃時,就可藉由阻尼器產生變形,進而吸收能量,以減少結構搖晃幅度以及震動時間,這樣可以保護主結構體不受破壞,讓居住者住得更安心。
二、隔震(被動式)
基礎的隔震系統,是利用設置一介於結構基座及基礎之間的隔震層(如橡皮、滾珠),來阻隔或吸收將近九成以上的地震能量,如此一來,便可以直接避免因為過大震動所造成的建物損壞狀況。
兩者差異在於制震為加裝制震元件採主動式消能機構,隔震為設置一介於結構基座及基礎之間的隔震層採被動式消能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