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面板收納
中時電子報
記者葉文義╱綜合報導
2018年11月24日 上午5:50
旺報【記者葉文義╱綜合報導】
滬深兩市23日午盤快速殺跌,上證指數重挫2.49%,深成指跌3.26%,前期受到市場熱捧的創投概念股跌幅最大。兩市急墜殺傷力頗大,已經進入高度風險區,如果不能快速收復2600點,不排除中線反彈提前結束的可能。
有分析認為,23日的這種殺跌走法,估計更多的原因來自於突發利空消息,最近美股大跌都沒引起A股跟風殺跌,估計可能是中美貿易戰有了最新動向。
貿易戰進入關鍵時刻
中美貿易戰迎來關鍵時刻,市場聚焦11月30日至12月1日G20川習會面,過去1周在APEC及WTO會議美中雙方持續對峙,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更新301調查報告再度抨擊中國並未改變有關技術轉讓及智慧財產權的不公平作法,為川習會增添變數。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表示,川習會欲有實質進展的可能性低,理想情境為美中雙方暫時停火,就化解貿易緊張關係的進一步談判達成框架協議,反觀若破局,川普可能威脅進一步對更多中國進口商品加徵關稅。另外,美墨加可能會在G20峰會期間簽署新的美墨加貿易協定,但後續仍須經由國會批准通過。
在22日大陸商務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針對中美經貿談判進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峰透露,目前中美雙方工作團隊正在保持密切接觸,推動落實兩國元首通話達成的共識。但從23日A股市場急殺表現來看,投資人大概認為談判可能會出現不利情況,搞不好又沒談攏。
消息面對A股短線影響非常大,短線波動牽引中線趨勢。下周需關注美國聯準會(Fed)主席在活動上的發言,判斷12月是否升息,以及川普與習近平在G20峰會期間會面,中美貿易情勢能否降溫的重要觀察。
政策利多將逐漸發酵
實際上,大陸近期出口動能暢旺但製造業新出口訂單指數卻陷入萎縮,出口與PMI數據明顯背離,部分可能受美國對大陸2000億美元進口商品課徵關稅稅率將自明年起由目前的10%上調至25%,導致出口商提前出貨之因素影響,高盛證券評估此趨勢挹注大陸第3季出口規模達90億美元,但也將壓抑明年初出口動能。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表示,大陸今年前3季度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成長的貢獻率達78%,預期年底消費旺季來臨加以個人所得稅減免於10月正式開始實施,評估消費潛力將會進一步釋放,消費增速有望延續上行態勢,抵減外部需求不確定性所產生的衝擊,搭配來自政策面對於實體經濟與金融市場利多支持已愈來愈顯著,有利強化中國市場投資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