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 年 5 月 >>
    123
45678910
11121314151617
18192021222324
25262728293031
回首頁 | 到今日 | 到本月

文章分類

最新文章

不可不慎!媽咪當心4大產後併發症                          

2014/10/15 下午 02:07:00發表      點閱: 551    推荐 :348                          


 

內容面板收納
華人健康網 – 2014年10月15日 上午8:32

寶寶平安誕生後,媽咪們雖感到放心,卻又一刻也閒不下來,每天忙著料理寶寶的大小事,因而疏忽了自己的身體狀況,產後媽咪若不妥善照護自己的身體,可能引起許多併發症,讓身體飽受煎熬。


身體復元知多少
新光醫療財團法人新光吳火獅紀念醫院婦產科醫師潘恆新表示,一般而言產婦在分娩過後都需要做月子,但媽咪們可否曾經感到好奇,產後需要的休息時間是一是一年?這是因為產婦的傷口即使外表的癒合狀況看似良好,但內部傷口還在癒合,必須花上21∼40天左右的時間休養,差不多等於做月子的時間長度,而要完全恢復,則得耗時3個月至半年以後。
乳腺炎
如有哺餵母乳的媽咪們應該都知道,發乳、擠乳的過程是非常不容易的,但若是感染上了乳腺炎,媽咪們可就頭疼了,乳腺炎不但會使媽咪感到強烈的疼痛,甚至因為害怕疼痛而不敢著手處理腫脹的乳房,若服用藥物,還會使寶寶無法繼續接受母乳哺餵,可以說是媽咪們的頭號天敵。
產後大出血
產後大出血為無法預防的產後併發症,發生原因有許多,例如子宮收縮狀況不佳、子宮頸裂傷等,若出血狀況過於嚴重且無法即時止血,嚴重還可能危及產婦的安全!透過了解產後大出血的症狀,並學習如何應變,才能讓自己的生命安全更有保障。
子宮內膜與泌尿道感染
產後子宮容易感染,是由於細菌侵入子宮內膜,媽咪們可評估是否出現發燒、惡露有異味等跡象觀察自己受感染與否,潘恆新醫師提醒,要預防子宮內膜與泌尿道感染,產婦的清潔衛生工作絕對不可偷懶!
子宮恢復不全
懷孕時為了容納寶寶,媽咪們的子宮也會隨之擴大,分娩後子宮要回到原來的狀態,必須花上2週左右的時間,若產婦的子宮無法順利恢復,可能會衍生許多看似不太嚴重,卻深深困擾媽咪們的小毛病,千萬不可輕忽。
醫師的5個小提醒
1.定時測量血壓:媽咪應保持定期測量血壓的好習慣,尤其是生產時有高血壓、高血糖的產婦更要特別注意。
2.避免感染:會陰部及產後傷口應保持乾燥,並勤更換護墊、避免悶熱引起感染,若發現有不明分泌物,應盡快請求醫師協助。
3.維持哺乳習慣:若情況許可,哺乳習慣盡量維持2年以上,不但能增強寶寶的免疫力,也能減少乳腺炎發生。
4.調整生活習慣:產後媽咪為避免免疫力低下,應維持早睡早起的習慣,並應把握時間多休息,且有空時多替子宮按摩,增加收縮。
5.飲食要注意:飲食應維持清淡口味,辛辣食物易導致腹瀉,經常擦拭容易增加感染機率;人蔘、當歸、藥酒、生化湯等活血食物應盡量避免;多攝取能幫助子宮收縮的食材如木瓜、薏仁等。
  推荐分享 推薦本文到Twitter推特去! 推薦本文到Plurk噗浪去! 推荐本文到 facebook臉書   
 

我要評論

標題
暱稱
郵件
內容
* 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