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 年 5 月 >>
    123
45678910
11121314151617
18192021222324
25262728293031
回首頁 | 到今日 | 到本月

文章分類

最新文章

子宮內膜異位症發病率高 易復發                          

2014/4/3 下午 01:21:00發表      點閱: 449    推荐 :197                          


 

內容面板收納
作者: 【記者李叔霖/台北報導】 | 台灣新生報 – 2014年4月3日 上午12:00
部份婦女常會罹患子宮內膜異位症,而且有年輕化趨勢,中醫師陳建霖表示,這種病症具有較高發病率,約為二至四成,而且容易復發,應及早治療以便控制病情,但是由於成因複雜,傳統中醫常分六型論治。此外,門診發現,患者證型以氣滯血瘀佔六成四最多,其次為氣虛血瘀佔二成、瘀熱內阻佔一成三。
陳醫師指出,中醫認為子宮內膜異位症常見復雜的相兼關係,例如氣滯血瘀、氣虛血瘀、瘀熱內阻等夾雜證型也佔一定比例。患者常會出現經痛、不孕症、性交疼痛、月經來之前產生點狀出血或經血量過多等症狀,治療時中醫常分六種證型,患者要有耐心配合診治。
氣滯血瘀者,疾病初起常會情志抑鬱、胸悶不舒服、經前乳房脹痛、月經先後無定期、經期小腹脹痛、舌質正常或邊有瘀點等症狀;屬於血瘀癥瘕者,常有性交疼痛、經前小腹疼痛加劇且以刺痛為主、經血顏色紫暗且可能有血塊、經量多、舌質紫暗等症狀。
氣虛血瘀者除血瘀癥瘕證型的症狀表現之外,患者常有少腹墜脹、胃口變差、便溏乏力、經量多、經血顏色淡紫且可能有血塊、舌淡胖邊有齒痕瘀斑、苔薄或膩等症狀;屬於血瘀濕熱者,患者常有小腹隱痛、白帶量多色黃、經期提前、經量多且顏色紅、經血可能有血塊、大便乾、口苦咽乾、舌紅有瘀斑、苔黃膩等症狀。
陽虛血瘀者除血瘀癥瘕證型的症狀表現之外,患者還伴有性慾缺缺、少腹陰部有寒冷感、白帶清稀、腰痠耳鳴、舌質淡胖紫暗、苔潤或滑等症狀。
陰虛血瘀者除了有血瘀癥瘕證型症狀表現之外,患者還可能出現經行低熱、五心煩熱、頭暈耳鳴、經量多或少、經血顏色鮮紅、口乾、舌紅少苔且邊有瘀點等症狀。
  推荐分享 推薦本文到Twitter推特去! 推薦本文到Plurk噗浪去! 推荐本文到 facebook臉書   
 

我要評論

標題
暱稱
郵件
內容
* 驗證碼